這次小編為你帶來的是腐殖酸的種類和特性的介紹。因為腐殖酸的應用領域比較廣泛,所以在選擇的時候也要慎重,更要對腐殖酸有有定的了解。目前常用作肥料的腐植酸分為褐煤腐植酸、風化煤腐植酸和泥炭(草地腐植酸)。
1、褐煤腐植酸是成煤過程第二階段(成巖作用)的產物。在煙煤階段之前,它一直不含腐殖酸。褐煤的腐殖酸含量一般為1-85%。褐煤外觀為棕色,少數為黑色。根據深度可分為:
(1) 土狀褐煤:煤化程度淺,含碳量低,腐殖酸含量高,一般在40%以上。
(2) 亮褐煤:深度煤化,含碳量高,腐殖酸含量低,一般為1-10%。
(3) 致密褐煤:介于(1)和(2)之間,一般腐殖酸含量可達30%左右。
2、風化煤腐植酸為露頭煤,俗稱貧煤。褐煤、煙煤和無煙煤通常接近或暴露于地表,是通過空氣、陽光、雨雪、風沙、冰凍等的滲透和風化形成的。在此過程中產生的腐殖酸變成風化煤腐殖酸。風化煤中腐殖酸含量波動較大,波動范圍為5-80%。
3、泥炭(泥炭、泥炭等)腐殖酸
泥炭是煤形成的初始階段,也稱為泥炭。我國泥炭中腐殖酸的含量為20-40%。泥炭中的有機質由未溶解的植物廢料和腐殖酸組成。我國泥炭中腐殖酸的含量為20-40%。
褐煤和風化煤是常見的原料。褐煤因其煤化程度淺,有機組分活性基團多,具有較強的吸附、絡合(螯合)、氧化、還原、離子交換等功能,被原料行業公認為優質腐植酸原料。礦物來源腐植酸的形成經歷了四個階段:泥炭階段、褐煤階段、煙煤階段和無煙煤階段。在此過程中,腐植酸的原料凈化主要經歷三個階段:泥炭階段、褐煤階段和風化煤階段,其中腐植酸含量更高。從泥炭中提取的腐植酸稱為原始腐植酸,從褐煤和風化煤中提取的腐植酸稱為再生腐植酸。
根據腐植酸在溶劑中的溶解度和顏色,可分為三種成分:① 溶解在丙酮或乙醇中的部分稱為棕色腐殖酸;② 不溶于丙酮的部分稱為黑腐酸;③ 可溶于水或稀酸的部分稱為黃腐酸。黑黃腐酸的分子量大于5000道爾頓,棕色黃腐酸的分子量為1000-5000道爾頓,黃色黃腐酸的分子量小于1000道爾頓。如果根據道爾頓質量單位確定,質量單位越低,其活性越高。黃腐酸:酸性強,與金屬離子絡合性好,在植物中遷移快,刺激性強;黑色腐植酸:在植物體內遷移和刺激緩慢,易吸附在植物表面,對促進根系生長有良好效果;棕色腐植酸:含有中等含量的氧活性基團,在植物中運輸緩慢,在培養基中刺激。
好了,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里了。期待我們下期帶來更豐富的內容。